城市新闻官方网站,邮箱:514952933@qq.com 
网站首页 >> 民生百态 >> 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推进会在许昌召开

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推进会在许昌召开

[日期:2025年05月18日]     来源: 市长网城市新闻在线编辑   作者: 董亚娟   阅读量: 19763               [字体: ]

微信图片_20250518122607.jpg

为深入研讨民间文艺如何激发新活力,交流产业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经验,5月12日,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推进会、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河南老字号、中原贡品成果展在许昌举行。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愈红出席会议。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七届主席团成员、七届理事会理事、各地市民协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微信图片_20250518122747.jpg

会议宣读了河南省文联《关于公布第五届“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获奖名单的决定》《关于公布第六届“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获奖名单的决定》,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关于公布第九批“河南老字号”、第八批“中原贡品”保护名录的决定》。

微信图片_20250518122752.jpg

  多年来,河南民间文艺事业深深扎根基层、扎根乡村,自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有效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全省多地民间文艺代表围绕传承民间文艺薪火、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作经验交流。如洛阳市潭头镇大王庙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案例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探索“非遗+文旅+乡村运营”新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超百万元;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累计资助乡村艺术生140名。南阳烙画专委会积极构建种植、创作、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以“火针刺绣”为农产品葫芦赋能,让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的载体,实现了农产品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增效;南阳玉雕专委会通过对农村失学青年进行玉雕技艺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得以就业增收;镇平布艺编制通过社区、村部与妇联对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布艺编制技艺培训,让他们老有所为。许昌通过开展民间文艺下乡、河南老字号和中原贡品申报、许昌老字号评选、企业文化打造等系列活动,以民间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平顶山根据石桥营村讲故事蔚然成风的文化现象,在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过程中,帮助整理民间文化史料,保护民间故事遗址和民间故事墙,出版“石桥营民间故事”,并将“民间故事”融入到“研学旅行”的课程当中,融入到研学旅行基地的美化之中,融入到美化村容村貌之中,将民间故事改编成说唱戏曲,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通过出版大系,“石桥营”村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提升了“石桥营”村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农家乐、民俗、文化纪念品等相关产业发展迅速;通过出版大系,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对村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平顶山市民协还积极引导将民间文化运用到宝丰县“韩店村”、“邢庄村”的酒类、醋类包装上;运用到汝州、宝丰、鲁山、郏县的汝瓷、花瓷、钧瓷的创作之中,努力将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实现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全体与会人员观看了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成果展,并在许昌学院农耕博物馆、许昌金丝楠木博物馆开展文化调研。成果展以图片+实物的形式展出,近百幅图片集中展示了九批614家河南老字号、八批115家中原贡品保护名录及其优秀代表企业的传承和保护现状,另有40家老字号展出。展出现场气氛热烈、热闹非凡,让大家深入了解到河南老字号、中原贡品保护传承工作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