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闻官方网站,邮箱:514952933@qq.com 
网站首页 >> 民生百态 >> 七旬“养蜂大王”鲁永来:以蜂酿甜 以墨传暖

七旬“养蜂大王”鲁永来:以蜂酿甜 以墨传暖

[日期:2025年07月13日]     来源: 中国市长杂志社-市长网城市新闻在线  作者: 张会涛 董亚娟   阅读量: 20302               [字体: ]

夏日的阳光倾洒在鲁永来的蜂场,数十个蜂箱整齐列阵,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甜蜜的希望。头戴迷彩帽的老鲁俯身其间,专注地检查着蜂群。蜜蜂在他身旁轻盈飞舞,仿佛与他有着默契的约定,温顺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挚友。今年73岁的鲁永来,曾是一位恪尽职守的退休干部,凭借卓越的工作表现荣获市级劳动模范及省市优秀企业家称号。如今,他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养蜂大王”,更因每年春节前为十里八乡的百姓免费书写春联,被乡亲们亲切地誉为“墨香使者”。从岗位奉献到乡邻关怀,劳模本色始终如一,他用蜂蜜与墨香续写着温暖人生的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713195433.jpg

与蜂为伴,酿就生活“甘甜”

“退休前忙惯了,闲下来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鲁永来笑着回忆道。2015年退休后,他忆起年轻时下乡见过的养蜂场景,那份对自然的热爱与好奇被重新点燃,便萌生了养蜂的念头。从最初的5箱蜂起步,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养蜂知识,不仅买书自学、向老蜂农虚心请教,还专程前往省农牧厅设在登封的养蜂基地深造,逐渐摸透了蜜蜂的“脾性”与生活习性。

如今,数十箱蜂已成为他的“心头至宝”。每天天未亮,他便起身忙碌,查看蜂情、清理蜂箱、割取蜂蜜,动作娴熟而从容。“蜜蜂通人性,你对它好,它就多产蜜。”老鲁轻轻提起一块巢脾,金黄的蜂蜜顺着巢房缓缓滴落,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琼浆玉液。“你看这蜜,纯得很,乡亲们都爱买,最远的还销往甘肃。这就是勤劳换来的甜蜜回报。”

养蜂之路充满艰辛,夏天要防暑降温,避免蜂巢温度过高危及蜂群:冬天则需保暖御寒,确保蜜蜂安全越冬。但老鲁乐在其中,他享受着与蜜蜂相伴的每一刻。“每天听着蜂鸣,看着它们从花丛中满载而归,就像看到自己的日子,充实又有奔头。”

微信图片_20250713195423.jpg

笔墨传情,书写人间“温暖”

走进鲁永来的家,客厅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楷书端正严谨,行书流畅洒脱,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诉说着主人的才情与心境。“练书法是年轻时的爱好,退休后时间多了,就天天琢磨,还参加了县书协的展览。”而真正让他将书法融入生活的,是为乡亲们写春联的善举。

微信图片_20250713195406.jpg

十年前,村里人请他写春联,他一挥而就,笔力遒劲,赢得满堂喝彩。自此,每年腊月,他家的小院便成了“春联工坊”:桌上铺展着红纸,笔墨齐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乡亲们拿着红纸排队等候,他伏案疾书,“福满家门”“春和景明”等吉祥话语跃然纸上,传递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最多时一天写上百幅,这可是个力气加技术的活儿,手酸得抬不起来。但看着大家拿着春联乐呵呵地离开,就不觉得累了。”800幅春联,往往要写上近一个月,纸墨有时还需自掏腰包。“以前当干部,服务群众是本分:现在退休了,能提笔为大家添些年味,也是尽一份心。乡情,啥时候都断不了。”老鲁的话语中透着质朴与真诚。

心热如初,余韵悠长

闲暇时,老鲁喜欢拉拉曲胡解闷,悠扬的曲声中流淌着他对生活的热爱。提起“市级劳动模范”的称号,他摆摆手:“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劳动不分岗位,退休了也不能闲着。”他不仅养蜂致富不忘传授乡邻技艺,更用笔墨无偿传递着温情与关怀。

“鲁大爷养的蜜甜,写的字暖,心更热乎!”邻居们由衷赞叹,每年都盼着他的春联,“贴上门,心里就踏实。”这份朴实的情感,是对老鲁无私奉献的最高褒奖。

采访结束时,老鲁又踱步至蜂箱旁,望着忙碌的蜂群,眼神温柔而坚定。这位七旬老人,以蜜蜂般的勤劳酿就生活的甘甜,用笔墨的温度传递人间的暖意。在平凡的岁月里,他无声地续写着劳动模范最本真的华章,让甜蜜与温暖在乡邻间流淌,成为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50713195412.jpg

《赞鲁永来老先生》

七旬未肯赋闲身,半世操劳意自纯。

市级劳模凭实干,墨香蜂韵两怡神。

蜂箱列阵甜蜜酿,笔走龙蛇暖意存。

心系乡邻情不老,德馨岁久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