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长网城市新闻在线讯:(通讯员/董亚娟)说来十分惭愧,自己在学校修的是旅游英语,可鬼使神差,工作近30年了,自己一直与所学的专业没有沾上边儿。今年有幸忝列伊川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参加了一些协会组织的活动,对伊川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也算是重拾旧业了吧。
9月7日,秋风驱走了今年长时间的燥热,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们在张会涛主席的带领下,走进了广发青铜技艺博物馆。这是一家民办博物馆,恰逢建馆六周年了。一块块牌匾挂在博物馆的门口,在秋阳的照耀下十分亮眼,如,河南科技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新密市雕塑艺术中等专业学校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伊川县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10余块,无不在昭示着这个年轻博物馆的厚重与活力。
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不断予以开发的旅游资源,为了不虚此行,我还专门脑补了有关青铜器的认知。人类铸造青铜器有5000多年的历史,青铜器处于石器、木器、铁器、金银器之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继原始社会的彩陶之后的第二个艺术高峰。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基石,是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也是古代青铜器铸造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伊川也自然就在其中了。
话还要说回来,早在1988年“国际旅游日”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旅游从中受到教益。如何从中受到教益呢,我想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广发青铜技艺博物馆就是为普及青铜文化、点亮青铜之光、增强文化自信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了。
广发青铜技艺博物馆是洛阳广发青铜器仿古工艺开发有限公司的“衍生品”,是国内青铜文化领域代表性优势企业之一。公司集科技研发、设计开发、特别定制、规模生产、推广销售和研学旅游为一体,从3D创意设计、模型制作、成品浇铸、特艺处理一条龙独立生产。公司拥有青铜器铸造工艺108道工艺流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1:1复刻各个历史时期青铜器文物艺术品产能。
背靠这样的“大树”,广发青铜技艺博物馆的实力自不待言。博物馆集文物复制品陈列、技艺展示、研学体验、古乐演出、陈列展示、文创开发、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多功能为一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可供研学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已开发了“国之重器--编钟”礼乐文化,“礼仪之美”礼仪课、青铜器研学拓展十二时、沉浸式剧本杀体验等。一项项技艺、一节节研学课、一个个铭文、一种种文饰……架起一座古今对话的桥梁,解锁青铜器的历史信息,感受先祖的无穷智慧,让参观者沉醉在青铜文化散发出的无限魅力中。
千川江海阔,风好正扬帆。“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这样的嘱托在耳畔再一次响起。广发青铜技艺博物馆正在应命而动,“传承古法古色古香注青铜神韵,开拓新艺新姿新彩铸金鼎盛姿”,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