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伊川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多名会员在北京举办的“商业四周年暨非遗文化艺术节——全国蒲公英非遗种子寻百计划创新发展工程”活动中荣获“非遗文化导师证书”和“非遗传承达人证书”,成为河南省首批获得此项荣誉的代表。
9月2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齐聚北京正大中心参加此次活动。出席嘉宾包括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会长范崇嬿、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名誉理事长刘玉兰、国家非遗博物馆领导胡燕、中科院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杨小峰、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贾建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迎宪、京师产业创意研究院院长肖永亮博士、《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郭晶,以及新质生产力网相关领导等。
本次活动以“传承非遗薪火,培育非遗种子”为主题,旨在推动非遗文化的挖掘与传播。伊川县民协受邀组织会员参与,其中7人获“非遗文化导师证书”,4人获“非遗传承达人证书”,获奖数量在参与团队中居首。
伊川县民协会员在活动中展示了多项特色非遗项目。李七乾呈现了青铜器作品,王清献展出巨幅牡丹长卷,张会涛与董亚娟以及张芷茵演示了金石传拓技艺,赵幸芳和郝佩瑶则展示了麦秆画,吸引了广泛关注。
获证会员董亚娟表示,这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未来将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让本土技艺真正“活”起来。伊川县民协负责人张会涛指出,此次获奖是对当地非遗工作的肯定,协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全国非遗领域的交流,助力伊川非遗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